和我比較熟的朋友都知道,我是個道地的“花蓮人“。
這次新聞報導的蘇花路斷事件,這回也真是看得我冷汗直流,因為姊姊訂婚的關係,我星期四(10/21)本打算開早上的車從新竹回花蓮,當然一定得會經過蘇花公路,不過在回去的前二天,我姊叫我去高雄載她,把她要訂婚的一些東西一起載回花蓮。
所以那天我是往南下開,經由高雄走南橫至台東,才回花蓮。不過這段路也是很不好走,下午三點至五點的時候,在台東的十一線海線公路,就開始下起了傾盆大雨!馬路上也充斥著從山壁沖刷下來的大水,許多路段都淹水、佈滿小石頭、零星落石…
不過至少還是可以勉強慢慢地開回花蓮,本以為台東這樣可怕的大雨狀況已經令我覺得膽顫心驚了,相不到隨後看到蘇花的新聞才真是令人異常痛心!
對於蘇花公路,其實一直都是令花蓮人又愛又恨的。
其實我從出社會之前,蘇花對我而言只是個名詞,是個我根本想都沒想過,也不會去思考其順暢與否的無感之地。
八、九年前,我便在花蓮的一間電腦連鎖大賣場擔任倉儲的工作,那時看著花蓮的一些黑心電腦賣場一一倒閉、收店,我才知道資訊的落差和交通的不便,讓花蓮人著實花了許多無謂的血汗錢,不過這都是後話了,有機會容我以後再撰文詳述。
這裏還是先針對蘇花公路吧!那時電腦賣場的進貨需求量可說是異常龎大,畢竟一間價格還算公道的電腦賣場,在花蓮還真是頭一遭,讓很多花蓮人購買電腦及周邊商品的需求,不約而同地皆轉移到了這裏。
那年也是第一次碰到蘇花斷掉了,很多從北部發貨的商品,都因為蘇花不通,導至交貨日期因此延後,讓很多客訂商品無法如期交給客人,讓時任倉儲組長的我,著實面對了不少催貨的壓力。
而我當年也不知道原來蘇花是花蓮與北部連繫的唯一主要幹道,若走其他支線,便得多花二倍至三倍以上的時間,才能抵達。因此花蓮人開車、送貨要省時間必定得走蘇花,因為其他路段也不是相對地安全,故蘇花公路之於東部人,便是相當重要的運輸路線。
之後我因為生涯規畫(錢賺得太少了),應徵到這現在這間製造汔機車的知名公司,便開始了北上工作的生活了。
相當然爾,坐火車真是太不方便了,因為直至現在,花蓮北上來回的車票還是很難買到,記得我小時候爸爸還為了北上買過黃牛票,可見交通的不便,讓多少花蓮人被黃牛之徒吸了多少血汗錢!
於是我主要還是開車由往來新竹和花蓮。
從幾年前國道五號還沒開通,花蓮人開完蘇花還要開北宜或是濱海,經過漫長的山路之後才能到接到高速公路。記得有一次,因為北宜大塞車,我從花蓮開到新竹整個時間超過十個小時之久!直到現在我都還能想到車子停在山路動也不動的痛苦滋味。
後來國道五號雪隧終於通車了,我終於鬆了一口氣,但我也開始妒嫉宜蘭了。
大家可以想想,若是由台北開往宜蘭的選擇有幾種?
至少有三種!一是北宜,二是濱海,三便是最近的國道五號。今天若是其中一條道路因故不通了,宜蘭的人民和物資、貨物還是可以迅速地切換到另一條,不消一個工作天的時間,便可完成運輸的動作。
反觀花蓮就不同了,只要蘇花一斷,對外的交通便大打結了。
我只是個很普通的用路人,若非萬不得已,是不會選擇蘇花以外的道路,因為就開山路而言,路熟不熟,常是影響抵達目的地時間的重要因素。
而且開著不熟悉的道路時,若是經驗不足的用路人,也很容易發生意外事件,因此不是花蓮人執著於蘇花不放,而是不得不走這條,這能叫人怎麼辦?
所以上星期四回花蓮,準備參加姊姊的訂婚,在打算開蘇花回花蓮之時,因為姊姊說一定得幫她載訂婚要用的東西,便不得已走南下的路線。
因為先前已經有幾次因為蘇花斷掉,中橫也有坍方又不敢開,才走南橫的經驗,但這樣走著實要花非常多的時間,一般八到十個小時的時間是必要的,記住我只是個開1300CC小車的普通用路人。
想不到這個決定有可能真的救了我一命!
但我還是很痛心的想表達自己的心情,因為回家的路如此漫長又危險,叫人如何能夠安心?叫為人父母的如何能夠放心?
這次許多大陸人及台灣人“魂斷蘇花“,引起了各界的重視及關注,但長久以來花蓮人便就活在這樣令人提心吊膽的日子了,每一次上路都是一次生命的賭注。
而我總認為不管是蘇花高、蘇花改…等,一些政客熱烈討論的議題,其實花蓮人要的只是一條安全的道路,時間的長短不是問題,道路的穩定和品質才是最重要的。
這次估計要一個月以上才能讓蘇花再次地回復通車,但我也不認為那是目前的重點,重點是後續的道路品質,是不是可以保證不會再有無辜的用路人“魂斷蘇花“?
生命,永遠比各方爭奪的利益還重要,我始終這麼單純的認為。